近日,省經信廳、省財政廳聯(lián)合發(fā)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產品名單,綿陽32家企業(yè)獲得“三首”認定,其中,首臺套21家、首版次8家、首批次3家,有效期3年(2025—2027年)。取得“三首”,意味著該企業(yè)產品取得了行業(yè)內的先進技術水平,能夠推動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
記者了解到——
◆首臺套包括四川同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反應堆壓力容器全自動清洗檢測機器人、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熱電聯(lián)供光伏光熱系統(tǒng)、四川銳恩智鐵電氣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接觸網缺陷智能避障巡視機器人等;
◆首版次包括四川九洲軟件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全域資產管理系統(tǒng)V1.0、四川科瑞軟件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吸毒人員數字化管控服務平臺V4.0等;
◆首批次包括綿陽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推出的高性能鈰鐵硼永磁體等。
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共稱為“三首”產品,統(tǒng)指經過創(chuàng)新,其品種、規(guī)格或技術參數實現(xiàn)重大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尚未取得市場業(yè)績的裝備、核心部件、控制系統(tǒng)、關鍵基礎材料和軟件系統(tǒng)等。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首”產品的認定是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對符合國家有關目錄或《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的省內產品,經組織專家對產品創(chuàng)新性、技術先進性、質量和性能進行評審后進行認定,認定結果分為國內和省內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兩種。
此次獲得省內“三首”認定的企業(yè)必須——
◆依法注冊和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產品須符合國家有關目錄或《目錄》,產品技術水平在同類產品中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申請單位通過其主導的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或依法通過受讓取得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產品性能必須可靠,產品通過省級或以上市場監(jiān)管部門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或測試評價機構的性能參數檢測。無相應檢驗檢測機構的,需提供產品合格證或用戶使用報告等相關證明材料;
◆產品研制、開發(fā)完成時間距申請認定時間一般不超過2年。
此外,省級工業(yè)發(fā)展資金對“三首”產品,按規(guī)定予以財政資金支持。同一臺(套)或批/版(次)產品能享受創(chuàng)新突破補助、保費補貼、或銷售獎勵(擇其一申報),最高支持金額可達1000萬元。
(涪江觀察記者 謝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