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乳腺癌患者的生活似默片
她們在痛苦時吶喊,卻聽不到一絲回聲
“乳”此絕望……
白衣天使們誓要擊破層層阻礙
他們向“不可能”宣戰(zhàn),在病房“跳舞”
還生命一個“乳”此圓滿……
2021年12月6日,綿陽四〇四醫(yī)院甲乳外科主任劉君像往常一樣忙碌著。已經忙碌了大半天的劉君,在護士叫號聲中準備迎接下一位患者。
“46號患者請到醫(yī)生辦公室就診。”叫號以后,沒有回響。劉君以為患者沒有聽見,又通過呼叫器叫了一次。“46號患者英子(化名),請到甲乳外科診室就診。”這一次,患者依然沒有反應,想著外面還有很多患者等待看病,劉君走出診室,一邊拿著單子輕微晃動,一邊喊道:“46號患者,在不在?到你了!”
隨后,一名中年女性在旁人的提醒下,站起身子,走進診室。
聾啞患者確診乳腺癌,這要怎么治?
問診中,劉君仔細調看了患者的各項病歷及檢查報告。當看見病例報告上赫然寫著:“患者左側乳房、左側腋窩均有一個拳頭大小的淋巴結,并伴有腋窩淋巴結轉移的惡化風險”時,10多年臨床經驗的劉君一眼明確了診斷:乳腺癌。
不同于以往,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進步,很多人已經不再“談癌色變”,對于甲乳外科醫(yī)生來說,更是如此。乳腺癌被認為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癌癥之一,治愈率相當高,如果是I期乳腺癌,治愈率在90%以上,只要及時就診,配合治療,患者一般都能康復。
但事實與患者的認知之間,似乎還隔著萬重山。想要患者真正消除緊張,克服恐懼,科學認知,相信醫(yī)生,積極配合,需要醫(yī)患之間一次次的溝通和交流。劉君深知這一點,于是,她想盡可能撫慰患者,讓患者明白:乳腺癌其實不可怕,像她這樣的病情,四〇四甲乳外科已經成功治愈了很多例了。
然而,這一次劉君遇到了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接下來的所有計劃都無法實施。
劉君說:“患者病情很清楚,就是常規(guī)的乳腺癌,我們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過硬的技術條件,只要及時治療,患者就能康復治愈,但我們心里又都清楚,這一次沒那么‘簡單’。”
因為遲遲沒進診室的英子是名先天性聾啞患者,無法聽、無法說、不會手語、不識字,醫(yī)患之間所有可能的交流都被阻斷了。
這可怎么治?劉君接著分析說,通過患者病歷判斷,正是因為患者先天性聾啞,缺乏有效溝通,導致未能及時接受正規(guī)治療,病情才耽誤到局部晚期。
作為一名醫(yī)生、一名女性,劉君深知:這一次,如果再不為英子拆除她乳房內的“炸彈”,也許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曾經的優(yōu)秀團隊,無數(shù)次披荊斬棘,在乳腺癌精準診斷、手術治療和術后康復的各項賽道上一次次取得傲人成績,為患者交出一份份滿意答卷。既然這次遇到的難題是前所未有的,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那便鼓足勁頭,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100天守護,自創(chuàng)手語舞,打開患者心扉
面對難題和挑戰(zhàn),四〇四甲乳外科醫(yī)護團隊向家屬取經,通過“連比帶劃、手舞足蹈”的方式,開發(fā)出了一套英子專屬的“手語溝通系統(tǒng)”。也正是這一套方式不定、花樣百出的自創(chuàng)系統(tǒng),讓英子逐漸接受了醫(yī)院的治療方案,平穩(wěn)放心地開始了治療。
然而,接下來的困難還是來了,在第一次化療后第3天,英子開始出現(xiàn)惡性嘔吐等胃腸反應,身體的不適反應加上內心的懷疑和恐懼,英子開始抗拒治療。
“不可以放棄,現(xiàn)在放棄不僅前功盡棄,更是把患者推向絕路。”劉君與醫(yī)護團隊再次同上陣,輪番守護照料。
一時間,英子所在的病房儼然變成了一個小劇場,在這個劇場里,醫(yī)生成了“手語老師”;護士化身為“肢體演員”,病友們則都是“最佳配角”,大家齊心協(xié)力,各顯其能,在一次次“比劃”和“跳舞”中,在一次次無聲卻有情的演繹中,在甲乳外科所有醫(yī)護人員幾個月的陪護下,50歲的英子終于滿足了手術條件。
2022年2月10日,在醫(yī)護人員的陪伴下,英子終于登上了她一直以來恐懼卻也期待的手術臺,這一刻,無影燈驅散了她內心的黑暗,白衣衛(wèi)士守護著她的安全。
麻醉之下,朦朧之中,英子緩緩睡去,醒來之后,她將迎接自己的新生。
醫(yī)患齊心,“乳”此圓滿
醫(yī)護人員幾個月的陪伴和守護讓英子放了心,安心把自己交給醫(yī)生,積極配合治療,在經過多次化療、17次靶向治療,1次手術之后,英子左側乳房以及腋窩病灶已經完全消失,達到治愈。
治愈后的英子性格變得非常開朗,她經常用肢體語言主動與醫(yī)護人員溝通,而且還用自己的方式鼓勵同病房的病友,新病友們還不知道,老病友們早就學會了和英子愉快地“聊天”。
許多目睹了英子治療過程的病友和家屬說:“四〇四醫(yī)生是真的厲害,不僅醫(yī)術過硬,更讓人打心底里感動與信服。”
而對于劉君和團隊來說,面對這次特殊的“考試”,他們又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在這份答卷上除了答案,還寫滿了對患者無盡的責任與關愛。
如果你哪天在四〇四醫(yī)院甲乳外科的病區(qū)看見一位醫(yī)生對著患者手舞足蹈地比劃著,別疑惑,那也許是醫(yī)生在用“手語”訴說,乳腺癌不是奪命疾病,而是一種可以治愈的慢性疾病?;颊呷撬麄冎委熑橄侔┑哪繕耍麄円獛椭颊哌M行身體康復和心理康復,幫助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