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6月7日電(記者姚友明)7日,第十四屆全運會迎來開幕倒計時100天。在西安舉行的晚會上,十四運會火炬“旗幟”、獎牌、火種燈“圓夢”、圣火盆“曙光”、采火棒“繁榮”、參賽紀念獎杯“匯聚”和頒獎禮儀服飾“青山綠水”等一系列視覺形象揭開了神秘面紗。
火炬設計方案取象于飄揚的紅旗,取名“旗幟”,寓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鹁嫔喜糠衷O計層次豐富、具有張力、動感十足,分層采用金色包邊。出火口設計靈感源于山丹丹花,具有濃郁的陜西地域文化特點。正面同時出現十四運會和殘?zhí)貖W會兩個會徽,意為“兩個全運 同樣精彩”。手柄部分采用白色,對比強烈,非常醒目,手柄部背面有火炬?zhèn)鬟f標識——圣火飛揚。
十四運會獎牌設計正面用會徽作為主元素,周圍環(huán)繞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中英文標準字。獎牌背面運用浮雕工藝將秦嶺四寶吉祥物形象與秦嶺山脈結合,背面最上方環(huán)繞了主題口號“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字樣。連接獎牌與綬帶的卡扣設計提取了國寶文物“何尊”上的“中國”紋樣。整體設計簡約、大氣、莊重,體現出全運會辦賽理念和陜西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頒獎禮儀服裝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秦嶺的青山綠水。設計吸取游歷秦嶺的唐代畫家李思訓的風格,師法自然,以山嶺入畫,呈現出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盛唐氣象及博大的家國情懷,表現秦嶺山巒疊翠、金碧青綠的和諧生態(tài)。
火種燈“圓夢”造型靈感來自中國傳統(tǒng)燈籠,通體形態(tài)規(guī)整飽滿,象征著吉祥美好、團聚合美之意?;鸱N燈頂部提手處采用陜西關中草編這一非遺技藝,體現了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工藝的巧妙結合。燈身由十四根骨架支撐,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
陜西省委書記劉國中說,現在距十四運會開幕只剩100天,越是臨近開賽,越要加壓加力、再接再厲,越要敬終如始、務求必勝。沖刺決戰(zhàn)100天,要只爭朝夕、快馬加鞭,上緊發(fā)條繃緊弦,爭分奪秒往前趕。緊盯目標、倒排工期,以每天都是決戰(zhàn)、決賽的狀態(tài)推進籌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