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義(綿陽)
“美帥理發(fā)”在農貿市場邊的巷子里,鐵皮制作的招牌結實顯眼,上面烙印10元剪洗和一個手機號碼。店面二十多平米,生意不溫不火。老板兼理發(fā)師姓熊,六十上下,長瘦臉,板寸頭,高身板。理發(fā)椅側鄰巷子,椅子對面墻上是半人高的亮鏡,兩邊鑲著自書的紅漆對聯(lián):“入我室黑發(fā)宰相,出此門白面書生”。朝向街面的墻體寬大,掛了平板電視和一把有些年頭的二胡;電視輪番播著電視劇、晚會、廣告。
顧客中老年居多,大多是回頭客,與理發(fā)師挺熟,理發(fā)的和等候的都會跟熊老板聊幾句。熊師傅理發(fā)一絲不茍,過段時間還會添點吹頭圍脖的小玩意。空閑了,他會拉二胡,諸如《二泉映月》《駿馬奔騰保邊疆》等……搖頭晃腦,如癡如醉。
我理發(fā)的時候,跟他探討過鏡旁的對聯(lián),我說“出門白面書生”倒是常見,只是不知這“入室黑發(fā)宰相”怎么理解,是抬舉顧客如宰相般高貴嗎?他說:非也非也,是形容來的顧客是像宰相一樣的忙人,沒時間打理頭發(fā),頭發(fā)自然顯黑顯臟。我感覺有點牽強,可一想仁者見仁的事何須較真。
老理發(fā)師可不只會理發(fā),他天天早上還去附近的社區(qū)小廣場打乒乓,顧客來了店面上不見人,打個電話他三四分鐘就會回來。我有兩回遇到這樣的情況。晚飯后,他又成了廣場舞的骨干,跳得有模有樣,有人向他請教,他也樂于教人,教得耐心和藹。很有人緣,這是我從幾個跳廣場舞的大媽來店里,非要送他一小袋松子時說的話中得知的。
沒有顧客,不拉二胡時,他會練一會兒毛筆字,鋪開街上得來的廣告單,飽蘸了墨汁寫著雞蛋大小的字,字同樣顯得清瘦,有點像歐楷,說不上有多好,可他寫得專注,得意處還會心一笑,志得意滿時會換成低廉的宣紙,寫“榮辱不驚”“寧靜致遠”,自己簡單裝裱后掛到墻上……
先前他的店里小桌子上擺了一副象棋和棋盤,鄰居、顧客空了就來“殺”兩盤,偶爾還會有數(shù)人觀戰(zhàn)。眼見加入者增多,他發(fā)現(xiàn)了個小商機,加了兩張小桌,兩副象棋和棋盤,墻上貼出健康娛樂不賭博的提示,服務收費一桌一元,收入雖不多,卻讓理發(fā)店生意更顯興旺。只是偶爾博弈的棋手會有爭執(zhí),爭爭吵吵,甚至欲上手腳,老熊就笑瞇瞇地過來勸和,讓他們握手和解再“開戰(zhàn)”,店面重歸和諧溫馨。
都是些小歡喜啊,卻讓人充滿感動和快樂。理發(fā)師收入不算豐厚,小日子卻過得樂呵呵的,多日沉思細想,窺見到了幾分他對生活的從容、熱情,使他不畏浮云遮望眼,心扉豁然開朗,一草一木、一舉一動,他都體味到溫暖與美好,活得信心滿滿,活得遠離貪念。有這樣的智慧樹,自然能結出快樂幸福的果實。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