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弘揚中華悠久歷史文化,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實踐,同時傳承華夏的卓越傳統(tǒng),2024年以來,梓潼縣大新小學開展了以“傳統(tǒng)文化浸潤心田,‘非遺’文化綻放校園”為主題的2024春“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將“大新花燈”、“錢桿舞”等非遺文化融入了學校的課堂。
以初心守護非遺,讓非遺回歸“生活”,再現(xiàn)“本真”。
“非遺”進校園讓學生了解到“大新花燈”的文化內涵和表演形式,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對其的保護意識,也傳承了文化資源。
以匠心傳承非遺,適應當下,突顯“本色”。一方面,該校圍繞"花燈"非遺文化開展課程,其本身就是非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實現(xiàn)了基于課程開發(fā)的文化保護另一方面,非遺文化與課程教學融合本身就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通過邀請本地非遺文化傳承人趙海泉進校授課,開展社團表演,實現(xiàn)"大新花燈"、“錢桿舞”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承。
以敬畏之心開發(fā)非遺,遵循規(guī)律,展現(xiàn)“本領”。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史劍波表示,通過學習,學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培養(yǎng)了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熱愛,也提升了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更希望師生們通過專業(yè)的培訓,成為真正的非遺傳承人。
(楊蘭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