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今日頭條
        “綠色”科技城向世界問好 珙桐與大熊貓為綿陽“代言”
        发稿时间:2023-08-13 07:58   来源: 綿陽日報

          上世紀九十年代

          我市率先開始探索建立岷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

          2015年

          綿陽在全省首先啟動籌建岷山大熊貓國家公園

          2017年1月

          中辦國辦正式印發(fā)《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綿陽被納入試點范圍

          2019年1月15日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正式掛牌

          一棵“珙桐樹”生長于舞臺,一朵朵象征和平的珙桐樹鴿子花綻放枝頭,大熊貓“蓉寶”貫穿始終……8月8日晚,在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xué)生夏季運動會閉幕式上,珙桐樹和大熊貓元素貫穿始終。四川省省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執(zhí)行主席黃強致辭時表示,大熊貓和珙桐樹,就是穿越時空的友誼使者,“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中國人民都愿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珙桐是存在于距今1000多萬年前的第三紀孑遺植物,世界上大部分珙桐早在2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就已經(jīng)滅絕,僅在中國南方地區(qū)還幸存少數(shù),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享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早在1869年,法國博物學(xué)家戴維第一次在四川見到了大熊貓和珙桐樹。30年后,英國植物學(xué)家威爾遜遠渡重洋來中國尋找珙桐樹,贊美中國是“世界園林之母”。

          作為珙桐的重要分布區(qū)域,在我市的平武古城水田、大橋大安和北川禹里等地均可見到。

          平武縣大橋鎮(zhèn)大安村是目前全國發(fā)現(xiàn)的珙桐中,分布最集中、樹木群落最古老的地方。大安村珙桐林距平武縣城約50公里,珙桐樹生長在海拔1400米-3000米之間,從每年的4月底到6月,此處的珙桐花由低到高次第開放,宛如萬千白鴿棲息于樹上,欣欣然仿佛即將飛出林濤綠海。

          珙桐

          2008年,北川禹里鎮(zhèn)的“鴿子花”飛往北京。作為北京奧運會唯一接受的捐贈植物,這批象征和平的“中國鴿子樹”從此在北京“定居”,向世界傳遞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堅定信念。同年,禹里鎮(zhèn)禹穴溝的17棵珙桐樹苗與大熊貓“團團”“圓圓”一起飛往臺灣,代表四川同胞重建家園的信心,成為兩岸人民相互扶持的見證。

          而作為本屆大運會的“頂流”,以大熊貓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吉祥物“蓉寶”同樣受到了全世界的關(guān)注。提到大熊貓,就絕對繞不開綿陽。作為全國野生大熊貓數(shù)量最多的市,根據(jù)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diào)查顯示,綿陽境內(nèi)有野生大熊貓418只,占大熊貓野生種群1864只的22.4%。

          為了保護野生大熊貓,早在1963年,四川省就發(fā)文,在平武縣王朗林區(qū)建立自然保護區(qū)。這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同時這也是我市積極探索保護大熊貓的原點——

          上世紀90年代,我市率先開始探索建立岷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

          2015年,綿陽在全省首先啟動籌建岷山大熊貓國家公園;

          2017年1月,中辦國辦正式印發(fā)《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綿陽被納入試點范圍;

          2019年1月15日,綿陽熊貓分局正式掛牌;

          ……

          一次次的探索,使得大熊貓的保護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從最初的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到形成涵蓋了自然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小區(qū)、地質(zhì)公園、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qū)、自然保護地等多樣化的生物保護格局。

          新成立的綿陽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4560平方公里,野生大熊貓種群100%納入,大熊貓棲息地保有率達96.24%,遠高于大熊貓國家公園劃定的技術(shù)標準。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科學(xué)保護”為基守好生態(tài)安全“主陣地”,以“綠色發(fā)展”為要把牢高質(zhì)量發(fā)展“方向盤”,以“文化弘揚”為魂唱響人與自然“協(xié)奏曲”,從完善管理、提升監(jiān)測、強化合作、編制規(guī)劃、培育品牌、研學(xué)教育等多個領(lǐng)域提升保護質(zhì)效,開拓發(fā)展前景。

          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計投入754萬元用于建設(shè)“天空地人”一體化生態(tài)智能監(jiān)測網(wǎng)絡(luò)體系,布置防火卡口監(jiān)控77個,氣象水文監(jiān)測站10處,無人機10臺,紅外相機988臺,收集監(jiān)測信息近萬條。同時,在國家公園社區(qū)提供150個公益性生態(tài)管護員崗位,投入資金68.93萬元購買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累計賠償78.33萬元,有效緩解了人獸沖突。

          習(xí)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diào),抓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必須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執(zhí)行,同時充分調(diào)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鞏固發(fā)展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成果。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將按照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持定力、增強信心,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在筑牢長江上游生態(tài)屏障上持續(xù)發(fā)力,深入實施生態(tài)美市戰(zhàn)略,以更高標準守護好熊貓家園,以更高質(zhì)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shè)。

         

          綿陽目前野生大熊貓418只,占大熊貓野生種群1864只的22.4%,數(shù)量位居全國第一,被譽為“野生大熊貓第一市”。

          它是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幸存者”

          春末夏初,珙桐開花。從初開到凋謝色彩多變,異彩紛呈,人們稱贊它為“一樹奇花”。

          珙桐是距今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qū)系的孑遺種。靠著西南地區(qū)特殊的地形地貌,珙桐等一大批中國特有物種保留了下來。由于近親都沒有熬過劇烈的氣候變化,幸存的珙桐成了單種屬植物。

          作為為數(shù)不多挺過第四紀冰川時期的植物,珙桐也被稱之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植物活化石”。1984年,中國政府劃定首批瀕危物種時,珙桐與金花茶、銀杉、桫欏、水杉、人參、望天樹、禿杉是入圍的8種植物。

          珙桐之所以珍稀,不單是它熬過了天寒地凍的歲月,還在于它對于生存環(huán)境的極端挑剔??茖W(xué)研究證明,珙桐喜歡潮濕陰涼的氣候,能夠經(jīng)受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低溫,但卻不耐高溫干旱。當連續(xù)五天氣溫高達39攝氏度且干旱時,珙桐的葉片枯焦率可達40%。換句話說,異常高溫能讓珙桐全身“燒傷”、逐漸枯死。

          北有秦嶺阻隔西伯利亞冷空氣、西有川西高原攔住水汽的四川盆地周邊山地,是能夠保證氣溫相對溫和且雨水較多的地方。因此,珙桐與四川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它被稱為“世界十大觀賞植物之一”

          大運會閉幕式之前,珙桐已有為四川“代言”的經(jīng)歷。2008年底,17棵珙桐樹苗與“四川籍”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一起啟程,前往臺灣。

          除了促進兩岸交流,珙桐最為人稱道的是,它本身就具備世界性語言。

          150多年前,阿爾芒·戴維在寶興的發(fā)現(xiàn)震撼了世界。1899年,英國植物學(xué)家亨利·威爾遜到中國尋找珙桐樹,搜集珙桐種子1萬多枚。

          隨后的時間里,珙桐逐漸成為世界知名風景樹。截至目前,珙桐已被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相繼引種,廣泛種植于宮殿、教堂、公園等重要場所。由于種植廣泛,珙桐也被稱為“世界十大觀賞植物之一”“北半球最漂亮的樹木”,享有世界性聲譽,成為中西交流的見證。

         ?。ňd報融媒記者 任露瀟/文 胡宇/圖)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国产av毛片成年动作片,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日本熟妇牲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在线播放99,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国产在线观看添荫蒂视频|www.tjnx.com.cn/ 日本熟妇牲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在线播放99,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国产在线观看添荫蒂视频|www.zzshanglu.com http://www.tjnx.com.cn/ http://www.zzshang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