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出現(xiàn)大坑
采訪時間:2月14日
采訪地點:龍家嘴附近一段下坡彎道
問題:路面沉降
□“綿觀辣1度”報道組文/圖
下坡道路坑洼不平,路面還有一個坑。近日,有市民反映,游仙龍家嘴附近一處道路轉彎處出現(xiàn)沉降大坑,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盡快修繕。
2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現(xiàn)場看到,從龍家嘴公交站至游仙鎮(zhèn)方向是一段下坡彎道。道路長約一公里,為雙向四車道,部分路面顏色深淺不一,有明顯的黑化痕跡,不僅隨處可見裂縫,在彎道處還有一處明顯的沉降,深度近10厘米。
記者發(fā)現(xiàn),經過這處下坡路段的車輛速度普遍較快,為了避開這個大坑,有的車輛會在路中緊急制動降低速度,這對后方的行車也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這里的過往車輛不少,在記者計時的短短一分鐘內,雙向通行的機動車輛就達到了37臺次,大部分車輛繞開了大坑,有的車輛車速較快,直接從大坑上軋過去,車身出現(xiàn)明顯的顛簸。
“這條路上的車就是多,特別是上下班的時候。”路過的一名駕駛員對記者說,他經常經過這段路,白天還能注意繞開路面的大坑,一到晚上或者下雨天,路面上的大坑就像“隱形”了一樣,難以辨別。“我經常走這條路,還知道提前避讓,有的車不清楚路況,只能硬著頭皮開過去,車子彈起多高。”家住附近紫金城小區(qū)的黃先生說。
路上的大坑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相關部門是否知情?有沒有采取相應措施?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當天上午,記者首先來到游仙區(qū)街道辦事處。說明來意后,辦事處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李世斌說:“這條路雖然在我們地界,但道路養(yǎng)護和清潔工作屬于交通局。”
隨后,記者來到游仙區(qū)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給出的答復是:這條道路是城市規(guī)劃道路,屬于住建部門管理范圍。
接近中午,記者來到游仙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游仙區(qū)市政工程建設維護中心主任丁棋接受了采訪。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這條路的相關情況?
丁棋:這條路叫老游仙路,年限比較久了。大概兩年前,這條路進行了一次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將路面進行了開挖再回填。
記者:路上的坑是什么時候形成的?你們對此是否知情?
丁棋:這個月11日,我們接到了相關信訪,目前已經安排片區(qū)維護單位對現(xiàn)場進行了查看。
記者:接下來將會進行什么工作?丁棋:我們計劃在本周四(16日)對坑洼處進行初步開挖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制定施工方案。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