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土味”農產品 市場“錢景”好
游仙區(qū)鹽泉鎮(zhèn)圣諭村大力發(fā)展農產品加工
綿陽新聞網訊 切肉、清洗、拌料、灌裝……近日,記者在游仙區(qū)鹽泉鎮(zhèn)圣諭村的農產品加工廠看到,工人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制作香腸(如圖)。
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yè)、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圣諭村因地制宜,通過開辦農產品加工廠,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生產的香腸有廣味、川味等多種口味,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下訂單。”綿陽市天泉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員工齊中金告訴記者,“我們香腸的生產是計劃一天熏500斤干貨,臘肉也是這個指標,加起來相當于一天要出半噸的干貨。”
據介紹,圣諭村農產品加工廠所出產的臘肉、香腸等煙熏制品,目前主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銷售。其口感醇厚,風味極佳,廣受食客青睞。
“我以前是從事砂石運輸工作的,收入不是很穩(wěn)定?,F在村上辦了臘肉香腸廠,我在這里面工作,不用風吹日曬,一個月工資有4千塊錢左右,收入比較穩(wěn)定,一年有4萬多塊錢的收入。”齊中金說。
記者獲悉,除了煙熏制品,圣諭村還依靠自身豐富的物產條件,大力發(fā)展蛋雞養(yǎng)殖和蕨根粉、紅薯粉加工等產業(yè)。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也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近就業(yè)的崗位。
“目前我們村有30多名村民就在這些廠里務工,他們的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2023年村域生產總值達500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790元。”圣諭村有關負責人說。(李洋 綿報融媒記者 周鈺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