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天,我市將正式進入汛期(5月至9月)。記者日前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根據(jù)綜合研判,今年汛期我市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我市已全面布防,通過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健全協(xié)作配合機制,嚴陣以待迎戰(zhàn)汛期,確保安全度汛。
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jù)水利、氣象、水文等部門對2022年汛期雨水情趨勢進行分析預測,預計2022年汛期(5-9月)我市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澇重于旱,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
就降雨量來說,我市平均降雨量為850毫米左右,較常年同期(785毫米)偏多近1成,其中,北川、江油、安州、平武偏多1-2成,涪城、游仙、梓潼、三臺和鹽亭正常略偏少;2022年汛期我市主要江河以中水為主,其中安昌河流域為中高洪水,年最大洪水發(fā)生時間在7月至9月的概率較大。
“針對今年汛期氣候特點,我們搶抓汛前‘窗口期’,特別針對隱患排查、應急預案、水利工程等重點再整改、再完善、再夯實。”該負責人表示,已對全市防汛隱患排查整改工作進行專項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堅持“邊排查邊整改”原則,在汛前完成一般性防汛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截至4月8日,全市共排查發(fā)現(xiàn)隱患340處,已完成整改26處,正在整改314處。
“前期備汛抗旱工作‘下深水’程度,直接影響汛期旱時的工作成效。”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整改,突出重點部位防范,特別將對城沿江低洼地帶、安州高川鄉(xiāng)、北川陳家壩、平武白馬鄉(xiāng)等重點部位、區(qū)域和九綿高速、廣平高速、G5高速擴容等涉河建設重點項目所在地,強化督導檢查和整改落實,確保安全度汛。
(綿報融媒記者 李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