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3月12日電 題:綠郵車開到家門口 “壩壩貨”迎來新出路
新華社記者陳青冰
10日下午,一輛綠色郵車開到了重慶市綦江區(qū)中壩村村委會,25份“壩壩貨”在這里等待裝車。
在綦江,這是郵車第一次進村接農貨,也是“壩壩貨”第一次“坐”進郵車。
中壩村的“壩壩貨”包括大米、蜂蜜、老咸菜、水晶蘿卜、玉米等本地農產品。因為品質優(yōu)良,“壩壩貨”一直是區(qū)內的搶手貨。去年,借助電商直播的春風,“壩壩貨”再次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產品,銷量翻番。
47歲的村民黃永會是直播帶貨的受益者之一。
“去年我的蜂蜜、蘿卜通過電商直播,銷量一下子上去了,收入近3萬元。”黃永會說,她現(xiàn)在是村里培養(yǎng)的農民主播之一,參與了七八場直播,不僅增長見識,還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jù)中壩村駐村第一書記鐘萍方介紹,自2021年8月11日建成“壩壩直播間”以來,全村已開展25場直播,累計銷售19噸農產品,銷售額達30多萬元。
一度,“壩壩貨”沒有找到“郵路”。此前,村民在鏡頭前帶貨,村干部在鏡頭后用私家車運貨,由于后備廂容量有限,貨物需求量一大,私家車運貨能力就無法跟上。
“平日我們的直播很受歡迎,許多在上海、深圳居住的人都想訂購農產品。但是因為沒有成熟的運輸配套服務,我們只能接重慶市內的訂單。”鐘萍方說。
為了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綦江區(qū)分公司近日與中壩村達成物流戰(zhàn)略合作,將中壩村作為綦江區(qū)內第一個村級農產品快遞物流代收點。
“現(xiàn)在許多農產品面臨‘出村難’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郵車到我家’的方式,打通農產品出村路,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中郵綦江分公司寄遞事業(yè)部負責人楊興國表示,公司將平常的“郵路”延長了30多公里,在中壩村內設置了3個物流代收點。
黃永會的家,便是其中一個代收點。
“這下太方便了,我家的農產品終于可以直接‘坐’上綠郵車銷往全國了。下次我直播的時候,一定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黃永會說。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