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
        【我在鄉(xiāng)村看見中國?】宣漢巴山大峽谷:山路十八彎 幸福不轉彎
        发稿时间:2022-11-28 09:30   来源: 四川新聞網
          摘要:初冬時節(jié),走進達州宣漢巴山大峽谷深處,登高而望,層林盡染,如一幅山水畫卷,處處寫滿了秋意。“山路不只那十八彎,喝酒不只那十八碗。心中有人,走起來就不孤單;心里有夢,走起來就不難……”峽谷內,一首《山路不只十八彎》歌詞曲譜雕刻在路基上面,格外顯眼。這首歌曲不僅讓大家領略到了大巴山地域的奇特之處,更感受到了宣漢兒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與大自然抗爭的精神,通過努力,開辟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微信圖片_20221127105939.jpg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達州11月25日訊(記者 余開洋)初冬時節(jié),走進達州宣漢巴山大峽谷深處,登高而望,層林盡染,如一幅山水畫卷,處處寫滿了秋意。“山路不只那十八彎,喝酒不只那十八碗。心中有人,走起來就不孤單;心里有夢,走起來就不難……”峽谷內,一首《山路不只十八彎》歌詞曲譜雕刻在路基上面,格外顯眼。這首歌曲不僅讓大家領略到了大巴山地域的奇特之處,更感受到了宣漢兒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與大自然抗爭的精神,通過努力,開辟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1.《山路不只十八彎》歌詞曲譜.jpg

        《山路不只十八彎》歌詞曲譜

          如今,在巴山大峽谷,這首《山路不只十八彎》幾乎人人都會唱。而這首歌也與土家人世代傳唱的另一首民謠形成鮮明對比:“上山林里鉆,下山到河邊,隔河能說話,見面要一天……”

          兩首不同時代的歌曲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動人故事?見證了巴山土家人怎樣的生活巨變?

          2015年,脫貧攻堅的號角響徹中國。2016年,宣漢乘借國家扶貧開發(fā)的東風,確定了以旅游扶貧開發(fā)帶動山區(qū)脫貧的思路,渡口“風情小鎮(zhèn)”、土溪口水庫生態(tài)觀光區(qū)等項目陸續(xù)動工開建,一開始就定位于文旅扶貧、全域旅游。建成后的巴山大峽谷景區(qū),直接帶動102個貧困村、9萬多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輻射帶動周邊46萬余人增收,推動宣漢縣從四川貧困人口最多縣轉變成四川減貧人口最多縣,探索出一條貧困山區(qū)依托文化旅游實現(xiàn)脫貧奔康的新路。

          敢問“路”在何方?如何破解“美麗的貧困”

          宣漢縣地處川渝陜結合部,幅員面積4271平方公里,人口132萬,其中土家族人口近7萬,是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全國革命老區(qū)縣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待遇縣。轄區(qū)的巴山大峽谷,前身名為“宣漢百里峽”,山高谷深,壁立千仞,土地貧瘠,信息閉塞。這里的村民“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棉襖,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谷殼”“看見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到哭”“山高路陡石頭多,世代住在窮窩窩;只靠肩挑和背磨,年年生活無著落”……這些在老百姓口中流傳的順口溜,是對巴山大峽谷村民過去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2.航拍巴山大峽谷內道路.jpg

        航拍巴山大峽谷內道路

        3.宣漢巴山大峽谷彩林秋色.jpg

        宣漢巴山大峽谷彩林秋色

          人們日子窮,但這里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景點眾多,旅游資源異常豐富。

          擺脫貧困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旅游是一業(yè)興、百業(yè)興的朝陽產業(yè)。經過多次調研,宣漢縣委常委會反復討論研究,下定決心以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統(tǒng)領,以巴山大峽谷旅游開發(fā)為龍頭,以旅游產業(yè)的通道效應放大開發(fā)效果,以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提升產業(yè)層次,組團打造以龍泉、渡口、樊噲為核心的大景區(qū),帶動周邊鄉(xiāng)鎮(zhèn)整體發(fā)展,實現(xiàn)開發(fā)扶貧的目標。

          誓言無聲,行動作答。一場向貧困宣戰(zhàn)的攻堅戰(zhàn)由此拉開序幕。巴山大峽谷建設僅用9個月就鑿出大象溶洞,17個月建成內環(huán)線,24個月建成快速通道,28個月再現(xiàn)巴人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從開工到建成僅用了31個月,2018年8月28日順利完工,正式開園迎客。

          脫貧路:吃上“旅游飯” 端上“致富碗”

          從宣漢縣城出發(fā),1小時即可抵達巴山大峽谷景區(qū)。這里風景如畫,渡口風情小鎮(zhèn)、桑樹坪巴人村落煥然一新,如同明珠灑落。

          巴山大峽谷開園迎客后,土家小伙于濤毅然決定回到家鄉(xiāng),在巴山大峽谷景區(qū)開起了土家主題文化餐館--于氏吊鍋樓。臨近中午,店里又熱鬧了起來,不斷有人打來電話訂餐。

          今年36歲的于濤,初中畢業(yè)后就外出學廚,曾在宣漢、成都、上海、昆明等地做廚師。“當時,大家都覺得,只有離開,才是出路。”多年的廚師經驗,也讓于濤燒得一手好菜。“每次回來都不一樣!”家鄉(xiāng)的巨變,于濤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漸漸地,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開始萌發(fā)。

        4.于濤接到訂餐電話.jpg

        于濤接到訂餐電話

          “發(fā)展旅游,特色餐飲必不可少。房子是自家的,廚師是現(xiàn)成的,我就決定回來好好干一場。”在外闖蕩16年之后,2017年于濤回到家鄉(xiāng),潛心研究土家特色菜。2018年,于濤的菜館在渡口鄉(xiāng)開業(yè)了,收入也比過去翻了好幾倍。

          為了讓“于氏吊鍋樓”脫穎而出,于濤別出心裁,將土家的梭大桿兒、吊鍋搬上餐廳,讓游客零距離體驗土家餐飲文化。游客一邊吃著土家特色菜,一邊聽著于濤親自唱的土家山歌,興起時還會一起載歌載舞。

          身在景區(qū)的于濤,平時常在網絡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見聞,久而久之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時常還會為家鄉(xiāng)農特產品直播帶貨。

          于濤說,回到家后既照顧了老人又增加了收入。他就是巴山大峽谷景區(qū)脫貧致富的最大受益者。收入增加后,于濤還有著自己的打算。“現(xiàn)在景區(qū)各項配套越來越成熟,游客也越來越多,需求也越來越大。”

          未來,于濤還打算擴大規(guī)模,開辦一些技能培訓,把自己學到的東西交給別人,讓更多的品嘗到地道的土家菜肴。

          景區(qū)的建設,帶動越來越多的周邊群眾吃上了“生態(tài)飯”,像于濤這樣因旅游而脫貧致富的故事在宣漢還有很多。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巴山大峽谷景區(qū)共接待游客636.77萬人次,綜合收入41.7億元,直接帶動102個貧困村9萬多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輻射帶動周邊46萬余人增收。

          振興路:唱起歌跳起舞 文旅融合演繹美好生活

          宣漢是巴文化的發(fā)源地,遠古巴人曾在此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巴文化,孕育了“忠、勇、信、義”的巴人精神。羅家壩遺址是四川省20世紀末發(fā)現(xiàn)面積最大的先秦巴人文化遺址。與成都金沙遺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遺址一道,被評為“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

          經濟收入增加后,當?shù)厝罕姷臉I(yè)余生活也豐富了起來,薅草鑼鼓、車車燈、錢棍舞等民俗文化根植于這片厚重的熱土。當?shù)氐耐良椅幕钌畹匚慰?,而旅游的發(fā)展又推動了當?shù)氐奈幕穆萌诤显谶@片土地生動演繹著美好未來。

        5.跳起民俗舞蹈.jpg

        跳起民俗舞蹈

          為了提升景區(qū)旅游品質,打造濃郁的巴文化氛圍,豐富游客生活,巴山大峽谷成立巴山民俗表演藝術團,組織轄區(qū)內群眾參加表演。每當夜幕降臨,位于巴山大峽谷的渡口風情小鎮(zhèn),華燈初上,看流光溢彩,絢麗多姿。矗立在廣場一側的《夢回巴國》劇場,在藍色燈光的映照下,這座傳承巴國先祖密碼和堅守地域文化精髓與當代設計語言的建筑,如夢如幻,吸引很多游客駐足拍照。

          90后出生的土家族姑娘王娟,白天在景區(qū)開觀光車,下班后就會和大家一起在廣場上表演歌舞。

        6.王娟駕駛觀光車(安全道路情況下拍攝).jpg

        王娟駕駛觀光車(安全道路情況下拍攝)

        7.觀光車行駛在景區(qū)路上.jpg

        觀光車行駛在景區(qū)路上

          王娟曾是當?shù)馗F得出了名的渡口甜竹村村民。景區(qū)開園后,她成為了一名觀光車駕駛員,每月有2500元的工資。

          在這里,有不少人都是白天景區(qū)上班、晚上在景區(qū)跳舞,兩頭工作、兩份收入,既繁榮了景區(qū)生活,又增添了家庭收入。雖然滿臉的疲憊,但王娟爽朗的笑聲感染著整條山谷。她把額前的頭發(fā)一捋,說:“拿你們城里人的話來說,我這是累并快樂著。”

          記者手記:

          昔日土坨坨,今朝香餑餑。

          十年振興路,一曲奮進歌。

          從吃不飽飯到解決溫飽,從貧困到小康,巴山大峽谷見證了脫貧攻堅給貧困地區(qū)帶來的改變,更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踐行對人民的承諾。

          這是歷史,也是未來!

          如今的巴山大峽谷,雄關變通途,高峽出平湖,窮區(qū)變景區(qū),景區(qū)變新區(qū),這里正經歷著脫胎換骨的巨變,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為消除貧困、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新的模式。

          如今,這里不再是“窮鄉(xiāng)僻壤”的代名詞,這里的每一塊土地都蘊藏著活力與希望,每一位村民都充滿了干勁和力量。在這里,一幅幅鄉(xiāng)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讓我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出品人:雷和斌

          總策劃/統(tǒng)籌:雷和斌 楚彥 周牧

          策劃:戴璐嶺 唐明 蔣娜 代紅 侯敬文 陳浩

          記者:余開洋

          攝像:李趙卓 陳默

          剪輯:陳默

          腳本:曾浩洋

          設計:何如冰

          配音:李趙卓

          海報:何如冰 劉亞宇

          編輯:譚鵬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国产av毛片成年动作片,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日本熟妇牲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在线播放99,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国产在线观看添荫蒂视频|www.tjnx.com.cn/ 日本熟妇牲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在线播放99,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国产在线观看添荫蒂视频|www.zzshanglu.com http://www.tjnx.com.cn/ http://www.zzshang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