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wǎng)訊 今年秋季學期,梓潼縣各中小學校早安排、早準備、早行動,認真落實“雙減”行動,扎實抓好延時學習。該縣充分借助鄉(xiāng)村少年宮這一載體,積極開展琴棋書畫、球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體育活動(如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在梓潼縣仁和中學書法興趣小組活動室,每天下午都有一些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毛筆書法,同學們一筆一劃都很認真。“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興趣小組,我選擇的是書法興趣小組。通過這一年的學習,我的書法水平得到了提高,并且,我也懂得了應該像字一樣方方正正做人的道理。”仁和中學八年級一班學生馮熙雯說。
在開展延時學習中,仁和中學借助本校鄉(xiāng)村少年宮,開設了“三大球”、跳繩、書畫等興趣小組18個,參與學生有200多人。“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把學生從繁瑣無效的學習當中解脫出來,讓他們能夠享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更高效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讓學習成績得到不斷提升,促進全面發(fā)展。”仁和中學校長楊仲國說。
梓潼縣開展延時服務內容包括,以學生作業(yè)輔導為主,拓展訓練為輔,兼顧學生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開展各種社團、興趣小組活動。學校根據(jù)教師特長,在每個興趣小組確定1-3名輔導教師,每學期開學初制定輔導計劃,明確輔導內容,并定時開展課后延時服務,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素養(yǎng)。“延時學習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性活動,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能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梓潼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安先奎說。
截至目前,梓潼縣鄉(xiāng)村(社區(qū))學校少年宮實現(xiàn)全覆蓋,活動室531個,室外活動46處。在開展延時學習中,共建有活動興趣小組600多個,輔導老師800多人,參加學生20000多人。大新花燈、洞經(jīng)古樂、馬鳴陽戲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在鄉(xiāng)村少年宮被傳承。(林忠偉 文/圖)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