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旅游 > 旅游資訊
        用紅色文物講述革命故事(紅色寶藏)
        发稿时间:2021-07-28 10:56   来源: 人民網(wǎng)

          近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首次聯(lián)合主辦的“不忘來時路 永遠跟黨走——講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主題展在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拉開帷幕。

          本次展覽包含“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掀起土地革命的風暴”“全民族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四部分,采用實體文物、圖片視頻、油畫雕塑、VR等展示手段,講述21組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紅色征程背后的革命精神。據(jù)介紹,本次展覽被納入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21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宣傳月活動,將持續(xù)至8月2日。本報從中選取6個革命文物故事,以饗讀者。

          《警廳拘留記》手稿

          1920年1月29日,周恩來等學生代表到直隸省公署請愿,遭到反動軍警的血腥鎮(zhèn)壓。作為請愿代表,周恩來等人被捕,遭到長達半年之久的監(jiān)禁?!毒瘡d拘留記》就是周恩來在被關押期間編寫的。1920年12月,《警廳拘留記》在天津《新民意報》連載,后由該報社輯印成冊發(fā)行。

          周恩來從小學時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日本留學又回國參加五四運動,再到率領天津各校學生赴直隸省公署請愿……一直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少年定下初心,之后為之奮斗終身,周恩來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執(zhí)著的人生追求永遠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學習的典范。

          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7月至8月,《人民日報》等報刊連續(xù)刊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征求國旗圖案的通知。大約1個月的時間里,政協(xié)籌備會國旗審查小組共收到國旗圖案2992幅。經(jīng)過反復認真地評選,從征集來的國旗設計圖稿中,選出了比較好的38幅,編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

          1949年9月26日,全國政協(xié)一屆全體會議國旗、國徽審查組,通過了曾聯(lián)松創(chuàng)作的第323號設計圖(即《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第32號草圖)為國旗當選圖案。在這之前的五星紅旗圖案,大星中還有鐮刀、斧頭。國旗、國徽審查組對這一設計圖案作了局部修改,并對國旗圖案的意義作了統(tǒng)一說明。

          9月27日,周恩來同志代表會議主席團,提出國旗等4個決議草案,請出席政協(xié)一屆全體會議的代表進行表決。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上述決議。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莊嚴地按動電鈕,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節(jié)奏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上新中國的天空。

          “獄中繡紅旗”

          1949年10月7日,在獄中享有一定優(yōu)待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黃顯聲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遞給白公館的難友們,大家聽到后激動不已。

          深夜,革命者們都為新中國的成立激動得不能入睡。他們圍坐在一起,議論著國徽、國旗的形狀和式樣。眼見這熱烈的情景,羅廣斌動情地對大家說:“同志們,同志們!我們也應該做一面五星紅旗,我們要爭取打著這面紅旗沖出牢門去!”他們以一床紅色的被面和幾張泛黃的草紙為材料,用一把鐵片磨成的小刻刀將草紙刻成五顆五角星,沒有漿糊,便用剩飯代替,將五角星黏在被面上。他們憑借自己的想象,將一顆大星貼于中央,四顆小星貼在四個角落,旗幟做好后,被他們藏在牢房角落一塊松動的地板下面。

          遺憾的是,這面旗幟終究沒能如愿在獄中升起。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反動派開始瘋狂大屠殺,300多名革命者犧牲,僅有35名革命志士在大屠殺中脫險。重慶解放后,羅廣斌重返白公館,取出那面浸染著烈士鮮血的五星紅旗。

          1961年12月,羅廣斌與楊益言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紅巖》出版,其中借用了“獄中繡紅旗”這個感人的故事。

          夏明翰寫給母親、妻子、大姐的信

          中共八七會議后,夏明翰參與組織秋收起義。1928年初,夏明翰調(diào)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的出賣,同年3月,夏明翰不幸被敵人逮捕。獄中,敵人對他威逼利誘,用盡嚴酷刑罰摧殘其肉體,夏明翰始終咬緊牙關,寧死不屈。從審訊室回到牢房,夏明翰知曉自己生命行將結(jié)束,忍著劇痛用敵人扔給他寫“自白書”的半截鉛筆和紙,分別給母親、妻子、大姐寫了三封家信。

          在給母親的信中,夏明翰寫道:“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guī)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一封是寫給妻子鄭家鈞的:“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yè)代代傳。紅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赤云”是他女兒的名字。夏明翰在信中向大姐說道:“人該怎么做,路該怎么走,要有正確的答案。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產(chǎn)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

          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被押送至漢口余記里刑場。敵人問他還有什么話要講,夏明翰大聲道:“有,給我拿紙筆來!”他揮筆寫就那篇振聾發(fā)聵的詩作:“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最終慘遭殺害,時年28歲。

          夏明翰在獄中寫給母親、妻子和大姐的訣別信,既表現(xiàn)了一位共產(chǎn)黨人的母子情深、夫妻情真和姊弟情濃的高尚情操,又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前赴后繼、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勝利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

          白求恩的死亡診斷書

          1937年,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1938年3月,白求恩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yī)療隊來到延安,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不久,白求恩赴晉察冀邊區(qū),在那里工作了近兩年時間。

          白求恩到達晉察冀邊區(qū)后方醫(yī)院后,第一周檢查了520個傷病員,第二周就開始施行手術(shù)。4個星期的連續(xù)工作,使147個傷病員很快恢復健康回到前線。哪里有傷員,白求恩就出現(xiàn)在哪里。在晉察冀的一次戰(zhàn)斗中,他連續(xù)69個小時為115名傷員動手術(shù)。他的手術(shù)臺,曾經(jīng)安置在離前線5里地的村中小廟,敵人的炮彈落在手術(shù)室后面,震得小廟上的瓦片嘩嘩響。白求恩在小廟里緊張地手術(shù),他謝絕了衛(wèi)生部長懇請他撤離的勸說,說道:“手術(shù)臺是醫(yī)生的陣地,戰(zhàn)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兩天兩夜,他一直在手術(shù)臺上工作,直到戰(zhàn)斗結(jié)束。

          1939年10月,日軍對我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動大“掃蕩”。白求恩毅然推遲了回國為中國抗戰(zhàn)募捐籌款的行期,全身心投入反“掃蕩”中。1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淶源縣摩天嶺前線戰(zhàn)斗中搶救傷員,左手中指不慎被手術(shù)刀意外割破。他不顧傷痛和高燒,堅持戰(zhàn)地救護工作,后因感染中毒,轉(zhuǎn)為敗血癥,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終年49歲。

          陳掖賢(寧兒)抄寫的趙一曼的遺言

          1956年,陳掖賢(寧兒)在得知趙一曼是自己的母親以后,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面對著靜靜躺在展館里的母親的親筆書,這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忍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失聲痛哭起來。由于這件展品的特殊性,陳掖賢無法將其拿回,只能手抄一份作為紀念。

          1935年秋,趙一曼擔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治委員,在與日軍作戰(zhàn)中,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不幸被俘。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折磨趙一曼,她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信息。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開往刑場的火車,在生命最后時刻,她最為牽念的是唯一的兒子。她給心愛的兒子寫下遺書:“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最終壯烈犧牲。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国产av毛片成年动作片,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日本熟妇牲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在线播放99,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国产在线观看添荫蒂视频|www.tjnx.com.cn/ 日本熟妇牲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在线播放99,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国产在线观看添荫蒂视频|www.zzshanglu.com http://www.tjnx.com.cn/ http://www.zzshanglu.com